導讀:瑞士 St. Gallen Canton Hospital 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高頻 13.56 MHz RFID 標簽不會對成像設備造成明顯影響,而設備也不會影響標簽功能。
瑞士 St. Gallen Canton Hospital 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高頻 13.56 MHz RFID 標簽不會對成像設備造成明顯影響,而設備也不會影響標簽功能。這份研究由蘇黎世大學和醫(yī)院的研究人員負責,發(fā)現(xiàn)磁共振成像(MRI)輻射會提高 RFID 標簽所貼處周邊組織物的溫度,最多可達 4 攝氏度,但不會影響病人的健康。
MRI 圖像質量受 RFID 標簽存在的影響極小,研究人員稱,僅受限于標簽所貼的皮膚。而且,標簽不會對 CT 掃描圖像產(chǎn)生任何影響。研究結果于上個月發(fā)表于 Patient Safety in Surgery - 一個在線醫(yī)藥同行期刊。
研究結果,據(jù)項目負責人 Thomas Steffen 稱,證明病人在診斷檢查過程中 - 如 MRI 或 CT 掃描 - 可保留所配戴的 RFID 腕帶。Steffen 最早 2009 年年初首先構想該研究,目的是證明 RFID 標簽 MRT 或 CT 掃描過程中是否會造成潛在的功能和安全隱患。研究人員在報告中也提到,之前研究確實發(fā)現(xiàn) MR 掃描會對皮下植入低頻無源 RFID 標簽造成影響。
自愿者手腕上貼兩個 RFID 標簽,經(jīng) MRT 掃描
研究人員選擇 13.56 MHz 的標簽,因為該標簽最常用于病人腕帶。研究共采用了 60 個含 NXP Semiconductors ICode SLI 芯片的標簽,符合 ISO 15693 和 ISO 18000-3 標準。標簽分為兩種尺寸,其中一半含 76 * 45 毫米的蝕刻鋁天線,另一半含 31 * 14 毫米的蝕刻銅天線。RFID 方案提供商 InfoMedis 首席技術官 Christian Kern 稱。
RFID 在 MR 成像中只生成極小陰影
為了實現(xiàn) RFID 標簽測試的穩(wěn)定性,研究人員首先對兩類標簽各取 15 個,采用 Feig Electronic’s Obid-MR100 閱讀器分別進行讀取,接著再由 MRI 機器和 CT 機掃描這 30 個標簽。最后閱讀器再次讀取標簽。研究人員還將標簽分成 5 個一組,粘貼在 300 * 215 * 80 毫米紙板箱的四側,接著掃描。MRT 和 CT 掃描標簽過程采用一個標準的掃描協(xié)議,與病人掃描場景一樣。測試共執(zhí)行兩次,總共用到 60 個標簽。
當測試紙板箱上的標簽時,研究人員采用 CT 掃描機,及1.5 和 3.0 特斯拉的 MRT 掃描機,采用腦掃描標準協(xié)議。小組也進行了“最壞情況”標簽測試 - MRI 機器對標簽掃描時間長達 2 小時。暴露在 MRI 掃描和 CT 機器的 X 光輻射,標簽保持完善的功能和完整的數(shù)據(jù),Steffen 稱。
在 MRT 掃描中,研究人員也在一位自愿者身上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 RFID 標簽對自愿者的 MRI 圖像確實有些影響。自愿者將標簽粘在手腕上,MRI 成像時,標簽位置產(chǎn)生一個陰影,但是尺寸十分微小,不足影響這類診斷檢測的質量。舉個例子,標簽會干擾標簽所貼處皮膚的能見度,但其它部分仍然清楚可見。因此,研究人員不建議將標簽粘貼 MRT 需要重點掃描的部位。
測試的另一階段研究了 RFID 標簽附近組織物的溫度升高。這一部分研究由蘇黎世大學開展。標簽粘貼在一個鹽水容器上,一個模擬人體手臂的膠體,感應器追蹤液體的溫度改變。貼標容器在 MR 輻射下。溫度最大約升高 4 攝氏度。這對標簽配戴者完全可以接受。當對自愿者進行測試時,結果一樣。
“我們得出結論,在通常操作模式下,RFID 腕帶對于1.5-T 和 3-T掃描機是安全的” 報告稱。
然而,研究人員也警告稱,雖然測試標簽最有可能用于醫(yī)院,但考慮到市場標簽的多樣性。其它類標簽也需要在不同 MR 環(huán)境或其它臨床狀況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