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世界上充斥著新技術。
據(jù)外媒報道,整整一百年前,一部戲劇首演,其向世界引入了一個重要的新詞--roboto(機器人)。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apek)的《R.U.R》于1921年1月25日在捷克共和國國際劇院首次開演時,其不僅給在那個時候剛剛開始出現(xiàn)的控制論機器帶來了一個名字而且還塑造了人們對什么是機器人及其帶來的潛在危險的認知。
R.U.R.全稱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羅梭的全能機器人),它的出現(xiàn)恰逢其時。1880年至1930年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快的時期,該半世紀的根本性進步比之前2000年還要多。
那是一個機器時代,它徹底地侵入了現(xiàn)代社會,以至于藝術家們不得不想出全新的表現(xiàn)形式來呈現(xiàn)它和描繪它。那也是亨利·福特的時代,他的裝配線以普通工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價格生產(chǎn)出成千上萬輛統(tǒng)一的黑色汽車。電話、無線電報、收音機、第一臺電視、鐳、飛機、塑料等等,世界上充斥著新技術。
1920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的時候,那場戰(zhàn)爭殺死了擁有機械效率的一代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摧毀了整個帝國、引發(fā)了人們?nèi)栽趯W習應對的社會變革并把美國變成了一個新生的超級大國??茖W界的喧囂也只是稍微少了一點,因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被證明是自牛頓爵士被蘋果砸中之后對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理解進行的最為徹底的重新評估。
由捷克作家、評論家卡雷爾·恰佩克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在其于1938年死亡之前獲得了不少于七項諾貝爾文學獎提名。R.U.R.可能被加了“奇妙的情節(jié)劇”的副標題,但實際上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諷刺作品,諷刺的對象包括了機械化、工廠系統(tǒng)、消費主義、世界的美國化、資本主義勞資關系、民族主義、軍國主義、人類的意義以及生活目標的重要性。
該劇的故事始于那個時候的遙遠未來--1950年,故事則發(fā)生在熱帶海洋的一個偏遠島嶼--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的總部,而這家公司負責生產(chǎn)世界上所有的機器人。
據(jù)了解,Robot一詞源自捷克語robota,大致翻譯過來就是“強迫勞動”。這是一個貼切的名字,因為它是專為工作而設計的。然而,這些機器人并不是由沖壓金屬和塑料制成、靠電池運行、用電腦做大腦的機器。它們是類人生物機器,更像《銀翼殺手》里里面的復制人或重啟版《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中的賽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