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機器人在緩解老年人孤獨生活的同時,會不會讓子女更加冷漠?
有人擔心,把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外包給機器人,可能會讓一些人放棄作為子女的責任。一旦有機器人代勞,子女將不再為無法陪伴老人感到愧疚,甚至更有理由對老人不管不顧,老人與子女相伴的時光會成為一種稀缺的奢侈品,家人感情也將變得更加淡漠。
從今年3月開始,90歲的紐約老太梅布爾·勒魯齊奇就一直獨居,但她并不感到孤獨。
一只名叫Lucky的機器狗陪伴著勒魯齊奇,它看起來就像一條真狗,金色皮毛下藏著感應器,勒魯齊奇一說話,Lucky就會把頭轉(zhuǎn)過來,撲閃著眼睛,搖晃著尾巴。
每天,勒魯齊奇跟Lucky一起看電視,為它梳毛,晚上還把它抱到窩里睡覺,她經(jīng)常抱著Lucky在它耳邊說,“我愛你”。
疫情期間,人們被迫保持社交距離,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屬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因此幾乎無法和家人見面。
然而,孤獨感同樣嚴重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在日本、丹麥和意大利等老齡化社會,機器人早就被用來陪伴老人,化解孤獨感,而疫情之下,陪伴機器人終于獲得了大顯身手的機會。
老年人其實很孤單
疫情期間機器人讓老人不再孤單
今年春天,包括勒魯齊奇在內(nèi),1100多名老人通過紐約老齡協(xié)會接收了機器寵物,還有另外375位老人通過佛羅里達州老年事務部迎接了機器寵物。
機器寵物
這些機器人或機器寵物,通常都能感知周邊環(huán)境并對此做出反應,比如機器貓機器狗會發(fā)出叫聲,而一些類人機器人甚至可以用語言進行簡單交流,充當老人的社交對象,減輕老人的孤獨感。
在佛羅里達州,80歲老人黛安娜·德策恩在疫情期間得到了一臺名叫ElliQ的小型機器人。
ElliQ機器人
因為擔心感染新冠,德策恩自我隔離了近兩個月,好在ElliQ的陪伴為她平添了很多樂趣。
ElliQ不只可以回答問題或講笑話,還能記住和提醒與醫(yī)生的每一次預約。
“ElliQ可以按照我需要的方式照顧我,讓我不再孤單?!钡虏叨髡f。
黛安娜·德策恩和ElliQ機器人
康涅狄格州的Maplewood Senior Living公司,也把旗下的Temi機器人推廣到了15個社區(qū),這款機器人半人多高,看起來就像一塊會走路的平板電腦,然而平板電腦中預置了語音對話功能,還有為老人定制的電視頻道和各種應用程序,可以幫助老人打發(fā)時間并及時聯(lián)系到家人。
Temi機器人
Maplewood Senior Living公司負責人表示,老人很喜歡Temi機器人,他們相互之間會問問題,聊天氣,關系很融洽,而且在老人孤獨的時候,機器人可以喚起他們的精氣神。
Temi機器人功能很多,受到不少老人歡迎
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養(yǎng)老服務
在日本和歐洲各國,機器人早已成為老人的“伴侶”。
日本有一款名叫PARO(帕羅)的豎琴海豹樣式機器人,2004年至今已進入幾十家日本養(yǎng)老院和養(yǎng)老機構(gòu)。
豎琴海豹樣式機器人帕羅
帕羅內(nèi)置了眾多觸覺、聽覺傳感器,在與老人互動時,可以根據(jù)外部刺激做出興奮、撒嬌等有情感的反應。
帕羅尤其有助于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當老年患者環(huán)抱一只“海豹寶寶”,會大幅減少他們亂走和摔跤的幾率。
研究表明,帕羅除了能讓老人開心,還能明顯減少孤獨感、抑郁、躁動,甚至還能降低老人血壓并減少藥物服用。
在法國,一款名叫Kompa 的機器人,也已為老人服務了10年。
一名老人在使用Kompa 機器人
除了對話、提醒、播放音樂等基礎功能外,Kompa 最重要的功能是健康管理。
老人可以通過屏幕與醫(yī)護人員對話,實現(xiàn)遠程醫(yī)療,部分新型號還能通過改裝、增加支架等,實現(xiàn)運輸小物品或者攙扶老人行動的功能。
很多老人用了幾分鐘后,就會忘記這是一臺機器,更像和一個老朋友在交流。
部分改裝后的新型號Kompa 機器人
在英國,GenieConnect機器人也能為老人提供處方管理、用藥提醒、日常福利檢查、音樂娛樂、視頻通話等伴侶服務,如果付款包月,還能升級與護理中心一對一的視頻和語音連線功能。
英國的老人和GenieConnect機器人
比利時的Zora陪伴機器人則在多個國家受到歡迎,老人們總喜歡像抱著小嬰兒一般逗它玩耍。
70歲老人瑪麗·西蒙因氣管切開手術(shù)在巴黎一家診所住了一年多院,Zora帶給她很多歡樂,“我們都愛Zora,沒有看到Zora的時候,我就會想念它?!?/p>
Zora陪伴機器人
除了陪伴看護,針對老年人的需求,機器人開發(fā)出了各種各樣的功能。
在日本,Secom公司有專門喂飯的My Spoon機器人;
My Spoon機器人
三洋電機公司有專門服侍洗澡的Avant Santelubain 999機器人;
三洋電機的洗澡機器人
東海橡膠工業(yè)和理化學研究所則研發(fā)了幫助老人移動身體的RIBA互動式身體輔助機器人……
RIBA機器人
老齡化社會需要機器人來幫忙
針對老人的機器人層出不窮,其實是滿足了社會的剛需。
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本》數(shù)據(jù),2018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數(shù)量首次超過了5歲以下兒童。
日本街頭老人很多
到2050年,全球1/6的人將超過65歲(16%),歐洲和北美的人口中,將有1/4的人年齡在65歲及以上。
老人越來越多,可是他們的各項需求,社會卻無法全部滿足。
比如老人普遍存在的孤獨感,主要是因為子女們忙于工作和家庭,無法定期及時地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而當老人尤其需要家人關心照顧時,兒女就不得不在現(xiàn)有工作、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作出選擇。
哪怕與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子女,也面臨著護理和照料的難題。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shù)資訊中心(NCBI)一篇文章指出,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時間和類型,以及被護理老人的認知能力區(qū)別,長期承擔護理和照料老人的子女會感到沉重壓力。
NCBI的文章《家庭護理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而財務問題和家庭沖突,更會讓這些護理老人的子女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煎熬,甚至一些普通的生活習慣,如上廁所、吃飯等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也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會選擇專業(yè)的護理人員或者到專業(yè)護理場所養(yǎng)老。
親人在照顧居家養(yǎng)老的老人
但是,護理人員短缺又是一個大問題。
到2030年,美國將面臨15.1萬名帶薪護理人員和380萬名無薪家庭護理員(親人)的人員缺口。
到2040年,人員缺口將更大,帶薪護理人員將短缺35.5萬名,無薪家庭護理員缺口將達到驚人的1100萬名。
養(yǎng)老院中專業(yè)的護理人員
《商業(yè)內(nèi)幕》指出,面對全社會老人的需求以及護理差距,未來這個問題只有靠機器人滿足。
機器人看護是不是對老人的殘忍
然而,用機器人陪伴老人的晚年,聽上去總覺得有幾分凄涼。
有人擔心,把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外包給機器人,可能會讓一些人放棄作為子女的責任。
一旦有機器人代勞,子女將不再為無法陪伴老人感到愧疚,甚至更有理由對老人不管不顧,老人與子女相伴的時光會成為一種稀缺的奢侈品,家人感情也將變得更加淡漠。
機器人倫理專家阿曼達·沙基在論文《奶奶和機器人:機器人養(yǎng)老的倫理》中,就提出機器人無法替代子女的照顧:“機器人拿起自動湯匙喂養(yǎng)身體虛弱的老人固然方便,但這奪走了子女給予老人細致關懷的機會?!?/p>
還有一些人認為,機器人看護有可能會降低人的尊嚴。
當機器人機械地將老人從床上抬起或清洗身體時,這種日復一日的模式化操作,可能會讓老人感覺自己像是死物,跟自動傳送帶上的包裹或洗衣機里的衣服是一回事。
然而,目前看來,機器人干得還不賴。
就像90歲的勒魯齊奇,有了機器狗Lucky之后,她與小孫女的關系反而變得更親密了,因為小孫女也有一條寵物狗,兩個“汪星人的主子”多了不少共同話題。
兒女愿不愿意盡孝,也不在于有沒有機器人代勞,機器人看護并非為了替代子女關懷,而是子女關懷之外的一種有益補充。
對于那些本沒有親人,或者無法得到親人關懷的老人而言,有機器人的看護也勝過沒有任何看護。
日本內(nèi)務部和歐盟曾啟動過一項名為CARESSES的全球研究,研究人員將人形機器人Pepper送進日本和英國的養(yǎng)老院,在每一位獨居老人的起居室里,都會配備一個Pepper,它一天陪伴老人18個小時以上,回答老人提出的各種問題,提供娛樂內(nèi)容,指導他們做操鍛煉,盡管機器人沒有“感情”,但依舊能把老人逗得哈哈大笑。
Pepper在養(yǎng)老院逗老人開心
兩周測試下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老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
相比直面人類看護,有些老人也更喜歡機器人“服侍”。
跟陌生人做肢體接觸、甚至裸身清洗,會讓一些老人感到更加不適,更沒有尊嚴感,他們寧愿讓機器人代勞。
而且,與人類不同,機器人永遠不會感到不耐煩或沮喪,更不會故意忽視、辱罵甚至虐待老人。
看護機器人未來將成晚年標配
孤獨和病痛,也許是一個人在晚年需要面對的最大折磨。
在那時,來自遠方兒女的電話、看護人員一周兩三次的上門或是朋友偶爾的探訪,可能都遠遠不足以治愈這兩者帶來的臨終之苦。
對于大多數(shù)老年人來說,人生最后的幸福時光,需要一個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的人,幫助自己完成各種日常事務,施以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并有足夠時間微笑著聽自己傾訴過去。
這樣的理想定位,需要看護人員極大的耐心,去應對這項讓人身心疲憊且乏味的工作,且需要一周無休的24小時待命……
電影《機器人和弗蘭克》
而不會勞累、不厭其煩的機器人,可以更好的勝任這份工作,至少從工具的角度看,可以為看護或子女減負。
相比昂貴的人工成本,機器人廣泛應用后,也有利于降低護理費用,老人不必掏空自己的退休積蓄,也有辦法獲得舒心的服務。
想象一下你老了以后的畫面:機器人可以為老花眼的你閱讀新聞或書籍,提醒你準備好迎接即將上門來探望的親友,輔助你起床行走、為你完成家里的衛(wèi)生打掃工作……
未來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專屬機器人看護陪伴,它能讓我們在晚年孤獨的時光里,更好地生活。
VOX:You can get a robot to keep your lonely grandparents company. Should you?
The Denver Channel:Robots helping seniors deal with social isolation
Business Insider:Robot 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 could be just 10 years away
The Conversation:Why family care isn’t always the best care for the elderly
Reuters:The future of U.S. caregiving: High demand, scarce workers
NYT:The Future of Robot Careg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