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4個備受爭議的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軍事應用

2019-12-02 08:50 物聯之家網

導讀:軍方一直是物聯網的早期采用者,并一直在投資以擴展其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項目。這里有4個有爭議的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軍事應用。

編譯:iothome

您是否一直在關注備受爭議的谷歌“Project Maven”?如果沒有,我們將在稍后重述。但是,讓我們先從關鍵要點開始: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無疑具有軍事應用,但這些應用將極具爭議。

事情是這樣的,在2017年,美國五角大樓公布了Maven計劃。據TechSpot報道,它的任務是在對抗ISIS的戰(zhàn)斗中部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其目的是篩選并分析數千小時的無人機監(jiān)控錄像。

谷歌今年早些時候簽署協議,向五角大樓提供分析錄像的機器學習算法。盡管谷歌保證這些工具只會用于非攻擊性目的,但谷歌的員工還是非常憤怒,一些員工簽署了請愿書,還有一些員工提出了辭職。今年6月,谷歌宣布將不再續(xù)簽明年到期的協議。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涉及多個項目,這一決定可能會改變該公司在國防承包領域的發(fā)展軌跡,因為谷歌認為這筆交易是“贏得更多軍事合同的敲門磚”。

彭博社報道,創(chuàng)建Project Maven的前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說:

“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說法,那就是我們最終可能會開槍,但這也可以挽救生命。我相信這會對谷歌造成一定的道德風險。他們說:這些數據可能會在某些時候嚴重危害人類生命。我說,是的,但這可能會挽救500名美國人或500名盟友或500名無辜平民的生命。”

這讓我們開始思考:軍方還部署了哪些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正如德勤早在2015年就指出的那樣,“軍事指揮官總是靠信息來決定生死——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因此,毫不奇怪,美國軍方早就采用了物聯網,并正在尋求擴展其應用?!?/p>

顯然,軍事物聯網項目比比皆是,但許多項目沒有爭議,并且與戰(zhàn)爭無關。供應鏈和安全就是顯而易見的用途,但真正有爭議的用途呢?再看下面三個!

殺手機器人

殺手機器人,又稱全自動武器,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人權觀察和哈佛法學院國際人權診所的報告提出了許多問題,其在2015年的論文中指出了各種自主武器系統,其中包括以色列的鐵穹和美國的Phalanx and C-RAM。

“完全自主的武器,也稱為‘殺手機器人’,引發(fā)了嚴重的道德和法律問題,因為它們能夠在沒有人類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自主選擇攻擊目標。許多人 質疑殺人的決定是否應該由機器來決定,人們還嚴重懷疑完全自主的武器是否能夠復制人類的判斷,并遵守將平民與軍事目標區(qū)分開的法律要求?!?/p>

據ZDNet報道,今年4月,韓國科學技術院大學(KAIST)遭到了全球20多個國家、50多名高校頂尖人工智能學者的集體抵制。原因是韓國科學技術院大學與軍工企業(yè)“韓華 Systems”合作研發(fā)自主武器。

來自研究人員的聯合聲明:

“如果研制成功,自主武器將是人類戰(zhàn)爭形式的第三次革命。它們將使戰(zhàn)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進行。這類武器很有可能成為恐怖的代名詞,獨裁者和恐怖分子可以用它們來對付無辜的平民,并消除任何道德約束。如果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它將很難被關閉”

據商業(yè)網絡報道,最近,來自數十個國家的160家人工智能公司和組織簽署了一項承諾,承諾“既不參與也不支持致命自主武器的研發(fā)、制造、貿易或使用”。

把大門鑰匙和密碼送給敵人?

圍繞物聯網爭議的根源不是我們用它做什么,而是敵人用它做什么。

洛克希德公司的指揮、控制、戰(zhàn)斗管理和通信(C2BMC)系統使用長達48000英里的機密通信線路,這是一種具有物聯網功能的作戰(zhàn)網絡。據該公司稱,它將美國軍方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不同要素連接到一個單一的系統中,以應對全球威脅。(來源物聯之家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指揮與控制總監(jiān)哈蒙德(JD Hammond)說:“它從數百個傳感器、雷達和衛(wèi)星獲取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轉換成一種通用語言,以便導彈防御系統進行交互并應對威脅”。

但是Radware的Pascal Geenens擔心軍隊會成為勒索軟件的受害者。他告訴商業(yè)網絡:“看似無害的攝像頭、傳感器和其他物聯網設備遍布軍方,但和地球上的任何設備一樣,安全問題也很普遍。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政府將要支付多少贖金來重新控制武器或其他關鍵資源?”

如果您認為軍方不會讓這種情況發(fā)生,那么請考慮今年早些時候關于健身數據服務的新聞,該健身服務無意中透露了軍事基地的位置。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真正可怕的東西。

天網——沒有阿諾德

還記得《終結者3》嗎?到那時,就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網絡天網(SkyNet)接管的時候。

根據美國國防一號(Defence One)的說法,陸軍、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正在“致力于未來軍事的愿景:將全球戰(zhàn)場上的所有資產連接起來?!?/p>

每一種武器、車輛和設備都將被連接并共享數據。國防一號(Defence One)報告:“隨時了解全球網絡中每個節(jié)點的存在和狀態(tài),其結果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巨大中央神經系統,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

Motherboard網站甚至預言:“到2030年,大規(guī)模監(jiān)視、無人機群、半機器人士兵、心靈遙感、合成生物和激光束將決定未來的沖突?!?/p>

到那時,約翰·康納也救不了我們。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很擔心。您可能還記得,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zhí)行官伊隆·馬斯克曾就人工智能(AI)的危害展開討論。他認為,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工智能將比某些獨裁國家領導人更容易失控。

很有道理:但人工智能并不是不受控制的?!陡2妓埂芳夹g委員會成員達斯古普塔指出,有許多技術正在探索“當技術變得流氓時”如何中和它們。

盡管如此,他似乎還是支持馬斯克的立場?!坝性S多專家非常擔心機器人有‘感覺’后會發(fā)生什么,也許他們更應該擔心機器人沒有感覺的階段——就是現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