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三網融合僵局催生輿論戰(zhàn)

2011-05-05 08:48 通信信息報

導讀:三網融合夭折論引發(fā)的尷尬還在繼續(xù),廣電、工信部到運營商在夭折論引發(fā)關注的過程中的處境都很糾結。雖然夭折論多少有些夸大其辭,但是也確實反映了三網融合當前遭遇的僵持局面。在此背景下,廣電電信兩大體系都不愿承認自己是三網融合或將夭折的“元兇”,輿論大戰(zhàn)隨即展開。

  三網融合夭折論引發(fā)的尷尬還在繼續(xù),廣電、工信部到運營商在夭折論引發(fā)關注的過程中的處境都很糾結。雖然夭折論多少有些夸大其辭,但是也確實反映了三網融合當前遭遇的僵持局面。在此背景下,廣電電信兩大體系都不愿承認自己是三網融合或將夭折的“元兇”,輿論大戰(zhàn)隨即展開。
  
  夭折論引發(fā)輿論戰(zhàn),運營商很被動
  工信部在公開否認三網融合夭折論的時候也坦承,在推進三網融合的過程中,存在有關認識和理解不一致的問題,三網融合是一個長期過程。據透露,國務院三網融合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將于今年中期對第一階段試點工作進行總結。針對試點城市三網融合的業(yè)務發(fā)展、網絡建設和安全保障情況進行評估,在全面總結第一階段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再確定下一步的試點工作。
 ?。玻埃保澳辏痹拢保橙諊鴦赵撼諘h明確了三網融合的5年時間表。第一階段為2010-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yè)務雙向進入試點。第二階段2013-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普及應用融合業(yè)務。2010年6月底,三網融合12個試點城市名單和試點方案正式公布,三網融合終于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政府強力推進的三網融合被專家和業(yè)界判斷為已經夭折,這讓參與各方都很不是滋味,尤其廣電總局和工信部,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夭折論無疑讓其多少產生了執(zhí)行不力的印象。
  隨即,輿論戰(zhàn)開始,上周,央視針對電信業(yè)物聯網創(chuàng)新業(yè)務--翼機通在推廣過程中的某些不當,展開報道,并直接與電信業(yè)壟斷相掛鉤,讓中國電信很不自在。事實上,長期跟蹤三網融合發(fā)展的業(yè)內人士都發(fā)現,廣電利用旗下掌握的強大輿論工具,在三網融合博弈過程中,直接制造了有利于廣電利益的輿論氛圍。難怪有網友戲稱:只要央視開始曝光電信業(yè)的問題,很快就會有有利于廣電的三網融合政策出臺。這雖然調侃的評論,某種程度上折射了電信業(yè)現實中的尷尬。更為尷尬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權威客觀的媒體成了這種輿論戰(zhàn)的工具,損害了應有的新聞公信力。
  電信運營商在這種局面下,處境是非常被動的,話語權的缺失使其顯得格外被動,就如一位電信高層在其微博上無奈的一句抗爭,他說,為什么電信業(yè)取得的連國外都驚嘆的成就沒被報道,比如各行各業(yè)都在漲價,唯獨電信資費不斷下降??墒?,業(yè)務運營中的一些小問題卻偏偏被大肆放大,這種曝光背后已經不僅僅是維護用戶利益那么單純了。
  
  廣電系電信系究竟在爭什么?
  
  應是三網融合最大受益者的用戶卻毫無感覺,三網融合探討了十幾年,真正讓用戶感到它是不可或缺的業(yè)務少之又少。事實上,廣電真正恐懼的絕不是IPTV,而是電信利用自己的光纖網絡直接傳輸有線電視信號。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廣電的網絡即便迅速改造成功,真正要搶奪電信業(yè)已經占據絕對主導的寬帶市場,難度可想而知,而語音業(yè)務市場,電信資費的持續(xù)下降也讓廣電沒有多少可以擴張的動力。這就難怪三網融合推進緩慢了。
  工信部發(fā)展司司長張峰坦言,在發(fā)展推進中,三網融合正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中主要原因是廣電、電信兩大部門圍繞播控權競爭激烈。這也導致了一些爭議與質疑的聲音出現。不過,從現狀來看,廣電掌握內容播控權幾乎已經板上釘釘,這也就是為什么有專家直言,三網融合不是夭折而是結束的原因。那么既然如此,融合業(yè)務為什么還是難產呢?
  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來看,融合業(yè)務的發(fā)展越來越迫切,尤其隨著3G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視頻內容的融合應用創(chuàng)新空間迅速鋪開,而且需求強大。近日工信部發(fā)布了一季度電信業(yè)通信質量相關數據,一季度,互聯網普及率提高到35.6%。3G用戶總數累計已超過6000萬,3G用戶滲透率達約7%,今年年內有望突破10%。尤其重要的是,3G帶動了終端革命性進步,大大增加了智能手機的普及范圍,手機從打電話發(fā)短信的通信工具進化到移動互聯網終端的趨勢迅速加深,這直接刺激視頻內容融合業(yè)務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而且需求強勁。
  從廣電系統(tǒng)來看,現在面臨最大的就是全國網絡的數字化改造和全國運營主體的組建,這個過程是復雜而糾結的。不同于電信網絡一開始就具備的全程全網特點,廣電網絡的條塊分割特點決定了全國整合要處理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目前全國有線電視光纜干線達333萬公里,有線電視用戶達1.87億。按照廣電的目標,一方面,加速雙向改造,給用戶提供“內網”方式的高速寬帶接入,另一方面,加速數字化改造,騰出更多的無線頻率資源,同時積極申請?zhí)厥庹?,利用“黃金頻率”UHF、VHF頻段開展無線寬帶服務,從而建立起一張以廣電光纖網絡為基礎、有線無線立體覆蓋、以視頻直播點播互動交互為目標的泛廣電網。
  不過這個改造過程是非常復雜的,而且與電信業(yè)飛速發(fā)展的速度相比的時間差也并不充裕,而且現在廣電雙向改造真正確定的標準和方案還沒確定。這意味三網融合的業(yè)務一旦全面推廣,廣電系面臨的競爭壓力是其完全無法應付的,尤其在與市場化程度已經相當充分的電信運營商來競爭,廣電甚至連一個市場經營主體尚不具備,這種競爭是荒唐的。
  
  廣電的市場化改造遠比網絡改造更迫切
  廣電早就提出網臺分離的改革思路,但是因為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條,始終無法全面推行,這對三網融合博弈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網臺利益合一,因此″臺″為了″網″的利益,不惜損害媒體的客觀公信力,利用一切機會曝光打擊電信系,全力維護“網”的利益,這也直接導致電信企業(yè)與廣電事業(yè)單位的荒唐競爭,這也是電信專家韋樂平提出三網融合或已夭折的根本原因。
  目前,廣電掌控著內容播控權,在三網融合的現有體制下又不斷強化網絡建設:2010年廣電明確拋出寬帶化戰(zhàn)略,2011年再度深化面向綜合信息服務轉型的戰(zhàn)略。廣電對三網融合的主導權表現出強勢的進逼,使得電信運營商在三網融合市場啟動異常艱難。事實證明,廣電的政企合一的體制決定了三網融合推進必然面臨重重阻力,但是市場不等人,不能一味等待廣電自身緩慢梳理內部矛盾而拖延三網融合。分散的運營格局導致廣電運營商各自為政,未來要在競爭力上趕上電信行業(yè),進行國家級整合不僅是必經之路,而且是基本前提。
  從發(fā)展來看,與電信行業(yè)不同的是,廣電行業(yè)從一開始就沒有走上統(tǒng)一、標準、規(guī)?;罚瑥V電在新的政策環(huán)境和市場環(huán)境下,必須制定統(tǒng)一、開放的標準,組建全國級得市場運營主體,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動中國三網融合的進程。
  當然,過去的9個月里,電信系希望得到內容播控權,而廣電則希望電信真正開放寬帶業(yè)務的IDC等資源,電信系的目標明確,但是來自廣電的阻力巨大,廣電則還在為內部理順制造時間差,不急于展開業(yè)務層面的融合。這就意味著來自政府的強力推動力量不可或缺,而且愈加迫切。